婆娑是疊韻詞,因?yàn)轫嵞复笾孪嗤?br/>疊韻詞,聯(lián)綿詞的一種。疊韻是音韻學(xué)術(shù)語,指雙音節(jié)聯(lián)綿詞的前后兩個(gè)音節(jié)的韻母相同或相近。以疊韻的方法構(gòu)造的聯(lián)綿詞是疊韻詞。韻母相同指的是韻頭、韻腹、韻尾都相同。韻母相近指的是韻腹、韻尾相同而韻頭不同。
婆娑,漢語詞語,讀音為pó suō,意思是:
1、舞貌。
2、形容姿態(tài)優(yōu)美。
3、醉態(tài)蹣跚貌。
4、盤桓;逗留。
5、逍遙;閑散自得。
6、奔波;勞碌。
7、猶扶疏,紛披貌。
8、引申為蓬松,散亂。
9、形容聲音悠揚(yáng),委婉。
10、流滴貌。
11、衰微貌;衰老貌。
12、風(fēng)聲。
出處:
1、《詩·陳風(fēng)·東門之枌》:“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?!泵珎鳎骸捌沛?,舞也。”
2、漢·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婆娑嘔吟,鼓掖而笑?!?br/>3、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禮部二·女神名號(hào)》:“按《曹娥碑》中所云媻娑,蓋言巫降神時(shí),按節(jié)而歌,比其舞貌也?!?br/>4、清·陳維崧《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贈(zèng)施校書》詞:“闌花簌簌聞歌落,重趁拍,小婆娑。”
5、鄒荻帆《高粱葉上的詩》:“高粱穗結(jié)出紅雙喜,高粱葉子舞婆娑?!?br/>6、《秦并六國(guó)平話》卷上:“但見歌喉清亮,舞態(tài)婆娑?!?br/>7、明·高濂《玉簪記·譚經(jīng)》:“看鏡中消息,素改婆娑。我把芳年虛度,老大蹉跎。”
8、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酒誡》:“漢高婆娑巨醉,故能斬蛇鞠旅?!?br/>9、宋·范成大《慶充自黃山歸》詩:“鳴騶如電馬如雷,知是婆娑醉尉廻?!?br/>“婆娑”的近義詞:搖曳。
造句:
1、她隨著音樂婆娑起舞。
2、昆明湖上春光明媚,波光瀲滟,湖邊垂柳婆娑,令人流連忘返。
3、公園里,人們隨著悠揚(yáng)的音樂婆娑起舞。
4、有那么一瞬間,悲傷之情油然而生,雙眼婆娑。
婆娑,漢語詞語,讀音為pó suō,意思是:
1、舞貌。
2、形容姿態(tài)優(yōu)美。
3、醉態(tài)蹣跚貌。
4、盤桓;逗留。
5、逍遙;閑散自得。
6、奔波;勞碌。
7、猶扶疏,紛披貌。
8、引申為蓬松,散亂。
9、形容聲音悠揚(yáng),委婉。
10、流滴貌。
11、衰微貌;衰老貌。
12、風(fēng)聲。
出處:
1、《詩·陳風(fēng)·東門之枌》:“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?!泵珎鳎骸捌沛?,舞也。”
2、漢·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婆娑嘔吟,鼓掖而笑?!?br/>3、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禮部二·女神名號(hào)》:“按《曹娥碑》中所云媻娑,蓋言巫降神時(shí),按節(jié)而歌,比其舞貌也?!?br/>4、清·陳維崧《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贈(zèng)施校書》詞:“闌花簌簌聞歌落,重趁拍,小婆娑。”
5、鄒荻帆《高粱葉上的詩》:“高粱穗結(jié)出紅雙喜,高粱葉子舞婆娑?!?br/>6、《秦并六國(guó)平話》卷上:“但見歌喉清亮,舞態(tài)婆娑?!?br/>7、明·高濂《玉簪記·譚經(jīng)》:“看鏡中消息,素改婆娑。我把芳年虛度,老大蹉跎。”
8、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酒誡》:“漢高婆娑巨醉,故能斬蛇鞠旅?!?br/>9、宋·范成大《慶充自黃山歸》詩:“鳴騶如電馬如雷,知是婆娑醉尉廻?!?br/>“婆娑”的近義詞:搖曳。
造句:
1、她隨著音樂婆娑起舞。
2、昆明湖上春光明媚,波光瀲滟,湖邊垂柳婆娑,令人流連忘返。
3、公園里,人們隨著悠揚(yáng)的音樂婆娑起舞。
4、有那么一瞬間,悲傷之情油然而生,雙眼婆娑。

愛問教育
2022-01-16 18:45:31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