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若,漢語詞匯。拼音:mò ruò,釋義:不過,莫過。
出自《管子.大匡》:“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”意思是:君主最了解臣子,父親最了解兒子。
引證解釋:
1、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八回:“此子果然不肖,適才老翁所言,真知子莫若父也。”
2、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四:“酒房中有個大甕,莫若權把斷碎了,入在甕中。”
3、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“我送妹妹一個妙字,莫若‘顰顰’二字極妙。”
4、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六回:“為今之計,莫若使人赴許都,表劉備為荊州牧。曹操知之,則懼而不敢加兵于東南。”
5、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三:“欲人不知,莫若勿為。雖承娘子美情,萬一后邊有些風吹草動,被人發覺,不要說道無顏面見令尊,傳將出去,小生如何做得人成。”
造句:
1、養心莫若寡欲,至樂無如讀書。
2、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,快友之事莫若談。
3、況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荊釵布裙也,與其后悔,莫若無成。
出自《管子.大匡》:“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”意思是:君主最了解臣子,父親最了解兒子。
引證解釋:
1、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八回:“此子果然不肖,適才老翁所言,真知子莫若父也。”
2、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四:“酒房中有個大甕,莫若權把斷碎了,入在甕中。”
3、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“我送妹妹一個妙字,莫若‘顰顰’二字極妙。”
4、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六回:“為今之計,莫若使人赴許都,表劉備為荊州牧。曹操知之,則懼而不敢加兵于東南。”
5、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三:“欲人不知,莫若勿為。雖承娘子美情,萬一后邊有些風吹草動,被人發覺,不要說道無顏面見令尊,傳將出去,小生如何做得人成。”
造句:
1、養心莫若寡欲,至樂無如讀書。
2、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,快友之事莫若談。
3、況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荊釵布裙也,與其后悔,莫若無成。

愛問教育
2021-12-04 17:54:25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