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霄云外,漢語成語,拼音是jiǔ xiāo yún wài,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非常遙遠的地方或遠得無影無蹤。出自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文章》:“一事愜當,一句清巧,神厲九霄,志凌千載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、補語;用于表消失意義動詞之后。
近義詞:煙消云散、無影無蹤。
造句:
1、他貪玩的時候早把老師的教導拋到九霄云外了。
2、小明上課不認真聽講,注意力早就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3、小英在路上貪玩,早把媽媽讓她買醬油的事給拋到九霄云外了。
4、當你在彌留之際,別人對你的看法造就被拋到九霄云外。
用法: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、補語;用于表消失意義動詞之后。
近義詞:煙消云散、無影無蹤。
造句:
1、他貪玩的時候早把老師的教導拋到九霄云外了。
2、小明上課不認真聽講,注意力早就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3、小英在路上貪玩,早把媽媽讓她買醬油的事給拋到九霄云外了。
4、當你在彌留之際,別人對你的看法造就被拋到九霄云外。

愛問教育
2022-01-12 15:49:39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