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早久何當雨,秋深漸入冬”的意思是:干旱時間久了又怎么會突然下雨,等到了深秋,也就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冬天。
出處:元·陸文圭《立冬夜舟中作》:早久何當雨,秋深漸入冬。黃花獨帶露,紅葉已隨風。邊思吹寒角,村歌相晚春。籬門日高臥,衰懶愧無功。
陸文圭,元代文學家。字子方,號墻東,江陰(今屬江蘇)人。博通經史百家,兼及天文、地理、律歷、醫藥、算術之學。南宋咸淳初,陸文圭18歲,首中鄉試,宋亡,隱居江陰城東。元代延祐年間恢復科舉,官員強令他就試,陸文圭于延祐七年(1320年)省(江浙行省)第二名(上一次應舉是第六名)。他的對策有:救流民、革貪吏、拯鹽法、拯鈔法等,皆切中時弊。朝廷幾次征聘他入朝,都因年老多病,未能成行。年八十五而卒。著有《墻東類稿》二十卷。傳其精通醫道。
“墻東先生”是元代學者陸文圭的雅號,“墻東”并非是他居住澄東的意思。西漢末年,北海人王君公因為遭遇王莽篡權的亂世,當牛儈(買賣牛的中間人)以自隱。當時人們稱他為“避世墻東王君公”。見《后漢書·逄萌傳》。后來以“墻東避世”作為隱居于市井的典故,“墻東”指隱居之地。“墻東先生”指的是隱士陸文圭,對于這個雅號,他自己也欣然接受,將自己的作品集命名為《墻東類稿》。
出處:元·陸文圭《立冬夜舟中作》:早久何當雨,秋深漸入冬。黃花獨帶露,紅葉已隨風。邊思吹寒角,村歌相晚春。籬門日高臥,衰懶愧無功。
陸文圭,元代文學家。字子方,號墻東,江陰(今屬江蘇)人。博通經史百家,兼及天文、地理、律歷、醫藥、算術之學。南宋咸淳初,陸文圭18歲,首中鄉試,宋亡,隱居江陰城東。元代延祐年間恢復科舉,官員強令他就試,陸文圭于延祐七年(1320年)省(江浙行省)第二名(上一次應舉是第六名)。他的對策有:救流民、革貪吏、拯鹽法、拯鈔法等,皆切中時弊。朝廷幾次征聘他入朝,都因年老多病,未能成行。年八十五而卒。著有《墻東類稿》二十卷。傳其精通醫道。
“墻東先生”是元代學者陸文圭的雅號,“墻東”并非是他居住澄東的意思。西漢末年,北海人王君公因為遭遇王莽篡權的亂世,當牛儈(買賣牛的中間人)以自隱。當時人們稱他為“避世墻東王君公”。見《后漢書·逄萌傳》。后來以“墻東避世”作為隱居于市井的典故,“墻東”指隱居之地。“墻東先生”指的是隱士陸文圭,對于這個雅號,他自己也欣然接受,將自己的作品集命名為《墻東類稿》。

愛問教育
2021-12-13 17:47:24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