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涼州詞二首》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。
其一:
黃河遠上白云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
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
其二:
單于北望拂云堆,殺馬登壇祭幾回。
漢家天子今神武,不肯和親歸去來。
創作背景:
根據王之渙墓志銘可知,唐玄宗開元十四年(726)王之渙辭官,過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?!稕鲋菰~二首》當作于其辭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間,即開元十五年(727)至二十九年(741)間。
第一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,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、荒涼的景色,悲壯蒼涼,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,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,這種哀怨不消沉,而是壯烈廣闊。
第二首詩反映的是唐朝與北方異族之間的關系,寫一位北方胡人首領到唐朝來求和親而未能如愿,通過描寫其行動與心理,從側面烘托唐朝國勢的強盛。
其一:
黃河遠上白云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
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
其二:
單于北望拂云堆,殺馬登壇祭幾回。
漢家天子今神武,不肯和親歸去來。
創作背景:
根據王之渙墓志銘可知,唐玄宗開元十四年(726)王之渙辭官,過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?!稕鲋菰~二首》當作于其辭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間,即開元十五年(727)至二十九年(741)間。
第一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,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、荒涼的景色,悲壯蒼涼,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,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,這種哀怨不消沉,而是壯烈廣闊。
第二首詩反映的是唐朝與北方異族之間的關系,寫一位北方胡人首領到唐朝來求和親而未能如愿,通過描寫其行動與心理,從側面烘托唐朝國勢的強盛。

愛問教育
2022-02-07 11:03:24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