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陵是李廣的孫子,李廣的兒子是李敢,李敢的兒子是李陵。
李陵(?—前74年),西漢隴西成紀(今甘肅秦安北)人,字少卿。李廣之孫。武帝時,為侍中建章監,善騎射,拜騎都尉,教射酒泉、張掖將士,防備匈奴侵擾。天漢二年(前99)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時,自請率步卒五千出居延(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)。至浚稽山,為單于所率八萬余騎包圍。雖率軍力戰,終因糧盡矢絕,救援不繼而投降。單于以女妻之,立為右校王,尊貴用事。后武帝聽信謠傳,以為李陵教匈奴為兵,遂族滅其家。漢昭帝立,霍光遣使招之歸漢,不還。居匈奴二十余年。病卒。
在文學上李陵具有特殊的地位。他本身就是文藝作品中悲情人物的典型,同時組詩《蘇武李陵贈答詩》(簡稱蘇李詩)作為漢詩中的經典,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然而其真實性也是歷來飽受爭議的。此外,相傳還作有《答蘇武書》,其真實性同樣被質疑。唯一可以確定的作品是記錄在《漢書》本傳中的《別歌》。
李廣(?—前119年),字號不詳,隴西成紀(今甘肅省秦安縣)人。西漢時期名將、民族英雄,秦朝名將李信的后代。
李廣于漢文帝十四年(前166年)從軍擊匈奴,因功為中郎。景帝時,先后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。武帝即位,召為未央宮衛尉。元光六年(前129年),任驍騎將軍,領萬余騎出雁門(今山西右玉南)擊匈奴,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。匈奴兵將其置臥于兩馬間,李廣佯死,于途中趁隙躍起,奔馬返回。后任右北平郡太守。匈奴畏服,稱之為“飛將軍”,數年不敢來犯。元狩四年(前119年)漠北之戰中,李廣任前將軍,因迷失道路,未能參戰,回朝后自殺。司馬遷評曰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
李陵(?—前74年),西漢隴西成紀(今甘肅秦安北)人,字少卿。李廣之孫。武帝時,為侍中建章監,善騎射,拜騎都尉,教射酒泉、張掖將士,防備匈奴侵擾。天漢二年(前99)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時,自請率步卒五千出居延(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)。至浚稽山,為單于所率八萬余騎包圍。雖率軍力戰,終因糧盡矢絕,救援不繼而投降。單于以女妻之,立為右校王,尊貴用事。后武帝聽信謠傳,以為李陵教匈奴為兵,遂族滅其家。漢昭帝立,霍光遣使招之歸漢,不還。居匈奴二十余年。病卒。
在文學上李陵具有特殊的地位。他本身就是文藝作品中悲情人物的典型,同時組詩《蘇武李陵贈答詩》(簡稱蘇李詩)作為漢詩中的經典,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然而其真實性也是歷來飽受爭議的。此外,相傳還作有《答蘇武書》,其真實性同樣被質疑。唯一可以確定的作品是記錄在《漢書》本傳中的《別歌》。
李廣(?—前119年),字號不詳,隴西成紀(今甘肅省秦安縣)人。西漢時期名將、民族英雄,秦朝名將李信的后代。
李廣于漢文帝十四年(前166年)從軍擊匈奴,因功為中郎。景帝時,先后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。武帝即位,召為未央宮衛尉。元光六年(前129年),任驍騎將軍,領萬余騎出雁門(今山西右玉南)擊匈奴,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。匈奴兵將其置臥于兩馬間,李廣佯死,于途中趁隙躍起,奔馬返回。后任右北平郡太守。匈奴畏服,稱之為“飛將軍”,數年不敢來犯。元狩四年(前119年)漠北之戰中,李廣任前將軍,因迷失道路,未能參戰,回朝后自殺。司馬遷評曰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

愛問教育
2022-03-01 20:20:25
